

2025年4月3日上午,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邓冬梅教授应邀莅临我院,在理科楼北304会议室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《结构光场的传输动力学及应用》的精彩学术报告。报告会由我院凌晓辉教授主持,院长谭延亮教授、副院长唐振坤教授,以及光学方向教师、研究生积极参与,邓冬梅教授组张赞博士也参加交流。
报告中,邓冬梅教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结构光场的前沿研究进展。她指出,结构光场凭借其独特的空间相位、振幅及偏振调控能力,已成为现代光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,尤其在微粒操控、光通信及超分辨成像等应用中展现出潜力。邓教授团队提出了自由空间中光场的相位与频谱协同调控方法,并基于光折变晶体的非线性效应,实现了光场轨迹、自聚焦强度及分裂行为的精准操控。这些成果突破了传统光束调控的局限性(如相位灵活性不足、自聚焦可调性差等),为新一代光镊系统、全光路由及高容量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。
在互动环节,邓冬梅教授结合指导学生在“挑战杯”等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经验,特别强调了学生主动性的重要性。她指出,学生应当勇于探索、积极与导师沟通,在科研实践中不断提升创新能力,这些竞赛经历和科研成果必将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她鼓励在场学生要珍惜机会,努力实现自身价值,让每一次科研实践都成为成长路上的重要里程碑。
邓冬梅教授简介:
邓冬梅,华南师范大学三级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从事光场调控、传输及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。先后获得第七届《饶毓泰基础光学奖》的优秀奖、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,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金项目4项。先后指导学生获得广东大学生“攀登计划”专项资金重点项目、第十六届和十八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,获评国家级大创十五周年“最佳导师奖”。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权威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,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数据库发布全球前2%顶尖科学家榜单和爱思唯尔“中国高被引学者”榜单。